最終更新日:2013年03月29日
沿襲三個優良傳統,取自小田原的上等食材加以精心烹飪以饗食客,此幡旗為其標誌!
特點一、選用一種以上由小田原的大海和土地所培育出的食材。
特點二、以傳統工藝品——小田原漆器盛置。
特點三、提供貼心服務,讓顧客感到滿意,愛上小田原
以相模灣盛產的豐富海味製成肉丸食品,全新創造出美食「小田原煮」。利用小田原產的食材,蘸上「小田原煮協會」推薦的梅醬汁食用。春季還會舉辦「小田原煮大會」,在會上競賽評選出新食材品種。
江戶時代後期,漁業昌盛,地下水資源豐富,魚糕便作為可存儲食品得以發展,並在來往於東海道的行人中口口相傳,遂享譽日本。現代以石首魚為原料製成色、香、味俱佳,富有彈性的美食。
據稱將新鮮的鰺魚、梭魚展開晾乾,製成可存儲食品進行銷售始於江戶時代。用少許「鹽漬」保留魚本身的鮮味乃獨特的秘方。
發明小田原梅乾之人是北條早雲。當初作為從軍食物而醃製,江戶時代成為小田原的特產。充滿歷史的風味實屬天下一品。
江戶時代,小田原擁有大片鹽田,適合生產醃製食物。使用新鮮蔬菜製成的「古漬」、「紫蘇葉漬」以及「櫻花漬」等均是深受當地人喜愛的風味食品。
由小田原市特產品開發推進協會策劃、開發的「小田原紅酒」(梅、檸檬、橘子、湘南金橙)是利用本地產品製成的小田原市代表性特產。
幕末的城主大久保氏喜愛茶湯,因此小田原聚集了優秀的點心匠人,四季舉辦不同的茶會,誕生出可媲美藝術品的日式點心。
戰國時代,在北條氏的庇護下,譽為「小田原天命釜」的鑄造工藝茶釜非常受歡迎。後來還製造出了船號鍾、寺廟梵鐘、樂器鈸等物品,並出口海外。
自平安時代京都的轆轤師們定居於此後,拉開了小田原木工歷史的帷幕,用天然櫸木製成的漆器,充滿幾何學魅力的木片拼花、木條等傳統手工藝製成的「木象嵌」等無不展現出精湛的傳統技藝。
電話番号:0465-33-1521